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中,现出了一大批思路开拓、勇于创新,踏实苦干,不仅自己率先致富,而且还能辐射带动周边人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致富带头人,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杰出人才,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领头雁。吴谋金就是其中一位,他1973年出生,男,侗族,初中文化,黄雷乡大田村下亚组农民。他生于农村,创业于农村,成功于农村。他从小好动脑筋,爱琢磨,为人正值,生活检朴,憨实。说起他,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在经过十年的时间努力,从一个穷困的农民到现在个人年产鱼一万多斤,年纯收入达七万元,同时带动本村十五户村民共同养鱼年销售达10万多斤。如今“大田鱼”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个品牌,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立足村情,艰苦创业
1989年夏天,吴谋金初中毕业,由于家庭困难,不能再继续升学,看着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动的双亲和依旧贫穷的家,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这贫穷的面貌。从此,他开始搜集各方面的致富信息,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看着眼前宽阔的大田水库,他眼前一亮,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何不利用水库来养鱼呢?由于自己没有技术和资金,他找到本村的养鱼专业户,一边帮他打工,一边认真学习养殖技术,通过几年下来的虚心请教和自身的不断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养鱼的经验和技术,于是决心自己养殖。1998年,在家人和亲戚的帮助下,他筹集5000元资金,开始了网箱养鱼,由于资金来之不易,他一天到晚都呆在水库边,摸索鱼的生长情况。通过自己的精心照料和辛勤耕耘,养鱼还算顺利,第一次创业就获得到丰收。随着资金的积累,吴谋金也加大了养殖规模, 2008年发展到6口网箱,年产鱼1万多斤,年收入7万多元。
带头示范,共同致富
富裕起来的吴谋金经常说“自己富了并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这是我的人生目标,也是我的追求。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吴谋金的成功,为全村民展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村里向他求教的人络绎不绝,他说要想“富口袋”,应先“富脑袋”。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技术知识,面对面的为群众讲解,手把手的示范指导,无偿向其他养殖户介绍养鱼新技术,并积极传授降低成本、多种喂养的经验。在他的带动下,2005年他联合本村15户联合承包了大田水库搞水产养殖,现水面养鱼面积达600亩,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鱼的销售就成了群众的心病。为了使“大田鱼”能够顺利的销售,卖出好价钱,吴谋金开始组织人员,分别在玉屏、岑巩、三穗等地,设立信息窗口,及时掌握各种市场信息及鱼的供求关系,同时加强与各地的宾馆、酒楼、饭店的联系,签订销售合同,定期为其配送。通过订单养鱼,改变了销售难的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心头顾虑,目前“大田鱼”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一个品牌,年销量达10万斤。
在发展水产养殖的同时,吴谋金还利用“八江口温泉”开发的契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由于大田村山高坡陡,树木较少,大多都是荒山,吴谋金便开始发动、组织群众进行山地开发,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大田村已形成大面坡桔子种植面积80多亩,大面坡、付家、上亚、小亚等各组枇杷种植面积200多亩。
热心公益,回报乡亲
大田村山高坡陡,被西溪河从中划分为两部他,河两边村民交通不太方便。为此,他积极配合乡、村两级,带头集资修路,通过两年的努力,修通了交不优组到八江口、大面坡到崩祥坡的公路共7公里,搭建了下亚到龙寨的过河桥。
吴谋金同志在致富的同时,还不断加强国家政策、法规的学习,以便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身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群众来向他请教的时候,还不时向群众宣传事关自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使大田村群众的法律意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如阶,本村社会治安较往年有了明显好转,计生违法生育显著下降。
吴谋金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不忘人民对他的关怀和期望,从行动上回报群众。由于吴谋金养鱼率先致富,其它群众家庭相对还比较困难,这几年来,大田村的农村活作医疗都是由群众出一半,由吴谋金带头的养鱼产业组织为群众出一半,特别困难的,他有时还主动垫付,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
吴谋金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自身的辛勤付出、用心经营,改变了自身贫困的家庭面貌;他品德高尚,甘于奉献,在自身致富的同时,也带领了全村人民群众共同致富,弘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为我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来源:红网新晃站
作者:佚名
编辑:redcloud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hnxhnews.com/content/2010/06/23/838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