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怀化日报]“循环经济” 活跃新晃乡村
2011-05-17 11:42:29 字号:

  怀化新闻网讯:昔日在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随处可见的畜禽粪便及秸杆等污染废弃物,如今再也见不到踪影。农家山村、田野小寨处处呈现出的是绿树匝道,花香鸟语,恬淡怡人。5月13日,记者在该县黄雷乡毛坪村采访时,该村村民姚伦敦喜不自禁地告诉记者说,这些变化是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

  近几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各村专业技术骨干人员的作用,按照自然属地及农业产业化特色等原则,引导农民自发组成养牛协会、养羊协会、林果业协会、牲猪协会、渔业协会等协会组织,并用这些专业协会来组织带动分散农户的生产及加工。他举了个例子说,原来黄雷乡大田渔业协会在生产中摸索出了一套粮、秸杆—猪—鱼—沼—经、粮的生产发展模式,他们用粮食和秸杆氨化喂猪,用猪粪喂鱼,用猪粪造沼气,用沼液当有机肥生产无公害蔬菜及种粮食作物,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典型范例。后来在农业生产专家总结推广下,村民们才明白循环经济是怎么一回事,并从中受益。

  其实“循环经济”就在村民群众的身边,记者在该县凉伞镇冲场村、碧朗乡古堆村、鱼市镇光辉村等地采访,得到的是同样的结论,许多村民们都十分高兴地对记者说起他们的“循环”之处:冲场村是秸杆——牧草—牛—粪—沼—肥模式,古堆村是秸杆—猪—沼—果—药模式,光辉村是秸杆—鹅、鸭—粪—猪—沼—粮模式。村民们告诉记者,这些不同的模式,给他们带来的都是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今,在新晃广大乡村,村民对“循环经济”的各种模式都乐此不彼,特别是各种专业协会引领的“循环经济”更是热进了村民群众的心里。

 

 

编辑:蒲祖财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潘昌晟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