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纵观党的9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伟大的党正是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在为完成和推进这三件大事而殚精竭虑、努力奋斗着。
第一,党带领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始,就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为己任。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要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等。这就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而当时的中国,在黑暗的北京政府统治之下,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为了迫切要求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争取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在共产党人叶挺领导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组成的新四军独立团为先锋,拉开了北伐的序幕。在战争中,北伐军取得了节节胜利,叶挺独立团更是战功卓著,其所在的第四军被誉为“铁军”。然而,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夺取革命领导权,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先后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对自己理想和信念毫不动摇的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野蛮屠杀所吓倒。他们领导人民发动八一南昌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积极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并使其得到巩固和发展;及时纠正“左”倾错误思想,维护了革命成果;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指挥人民军队取得两万五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为建立和发展工农革命政权而斗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蓄意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在民族存亡的历史时刻,中共中央号召建立牢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民必须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为此,在统一战线方面,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基本政策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在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在国统区和敌占区积极开辟敌后战场,并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顽固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他们疯狂地抢夺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发动新的大规模的内战,以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共根据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坚决保卫人民的抗战胜利果实。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同时,积极开辟第二条战线,并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历经28年的卓绝斗争,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终于翻身做主人了。从此,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第二,党带领人民采取包括统一全国财经、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系列措施后,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并积极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百废待兴的烂摊子。这就使得恢复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十分紧迫。为此,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采取了统一全国财经、发动抗美援朝战争和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及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在统一全国财经发面,为了制止由于投机资本操控而加剧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主要是采取组织了两大“战役”,即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使得国营经济初步掌握了稳定市场的主动权;在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之后,党中央从全局考虑出发,作出了出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决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而且为我国赢得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和平环境;在土地改革方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即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从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村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的时候,党中央在1953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提出后,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全面展开。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得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实现了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创造和奠定了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为此,党带领人民进行了包括制定和实行五年计划、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等系列的探索。其中有获得巨大的成功,也有惨痛的教训。但是,这些有益的探索,为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
第三,党带领人民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后,胜利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1978年12月,党胜利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带集体,为历史转折的实现提供了根本保证。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确立并完善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排名世界第二;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我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社会民生建设方面,我们采取多种举措,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我们建设了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上,我们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香港、澳门相继顺利回归祖国并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正在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在对外关系上,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此外,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盛会,赢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
90年伟大历程,90载峥嵘岁月。从中国共产党90年“三件大事”中可以看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唯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国强民富。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到的,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杨岳飞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hnxhnews.com/content/2011/07/18/838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