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努力做到在把握变化中趋利避害,在科学应对中争取主动。
从宏观形势来看,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各国尽其所能化解危机影响,全球经济逐步走向温和复苏。但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远未消除,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复苏进程艰难曲折。特别是受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冲击,市场信心动摇,金融市场持续大幅波动,全球制造业收缩,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开始趋缓,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仍将十分严峻复杂,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们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从国家政策来看,今年来,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压力加大。主要是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较快上涨交织在一起,宏观调控难度加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出口增长面临的外部环境趋于严峻,一些中小企业受多重因素挤压经营困难。为此,国家今年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银根、地根趋紧的状况不会根本改变。从我县发展来看,包括怀化在内的湘西地区各县市都在竞相发展,会同、麻阳、通道、洪江市等与我县不相上下的县市发展加快,县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与我县直接毗邻的贵州玉屏、镇远、天柱等县市,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整体发展来势很猛,对我县形成较大的挤压态势。虽然我县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发展全面提速,赶超信心明显增强,但历史形成的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行政效率,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处于爬坡过坎阶段的新晃,随时面临“标兵趋远、追兵趋近”的压力,加快发展、再创辉煌的任务十分艰巨。
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是今年宏观形势的重要特征。从机遇看,至少有三个方面对我县加快发展有利:一是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稳中求进”作为今年工作的总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这有利于我们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富民强县内生动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对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这有利于我们加快金融创新,提高融资能力。二是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协调发展,2011年11月底,中央召开了高规格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武陵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国务院批复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启动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我县全面纳入了规划范围。这是我县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我们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创造了条件。三是省内新一轮大湘西开发已经启动,国际和沿海产业加速转移,生产要素和生产力正在重新布局。这有利于我们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旅游和物流业发展。挑战不容回避,机遇稍纵即逝。面对挑战,我们要积极备战、沉着应对;面对机遇,我们要超前谋划、主动承接。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继续保持清醒头脑,坚定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信心,正确认识困难的暂时性、相对性,不被困难吓倒,不因困难止步,勇于、善于抓住一切机遇,利用一切办法,积极寻求加快发展的思路和出路。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呼应扶持,用足用好政策,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中去,真正将政策化为一件件实事、一项项工程、一批批硕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贯彻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县为目标,按照“强工壮农,兴城活旅,生态和谐,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基础建设,突出产业发展,突出城市建设,突出生态保护,突出社会管理,突出民生改善,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县新局面。
主要目标是:按照加快发展步伐、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民生福祉、确定区域地位的总体目标,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18%、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
来源: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hnxhnews.com/content/2012/02/17/838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