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为了村里孩子有书读、读好书,他做了三件事
2025-07-30 17:15:54 字号:

新晃融媒7月30日讯(记者:杨钧 通讯员:蒲佚明)2025年7月,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寨镇中寨村,12岁的杨美金被当地驻村干部关庆华拉进了“杨美金学习成长群”,20余名群成员关注杨美金的成长,10余名湖南警察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轮流为小美金补习功课。

这个小女孩,是关庆华帮助过的第N个孩子。他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事业编人员,在工作之余,给予了乡村孩子太多关爱,为他们的成长倾注心血。这一切,他已经照护了五年。

7月29日,获得这一消息的阿里巴巴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红网、怀化日报及新晃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关庆华颁发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助力在公益路上走得更远。

杨美金,这个母亲和姐姐常年卧病、父亲暴躁又怯弱的女孩,在这些关心她的人注视下,每天做家务、煮饭、放羊,一到夜幕降临,她便拿出关庆华送她的智能手机,进入腾讯课堂,开始一天的功课。

时间回溯,当关庆华第一眼看到小美金,那张瘦弱而倔强的脸激起了他的怜悯。当时,小美金的母亲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关庆华迅速联系村里将小美金的母亲送往医院。同时,他组织志愿者,不仅组建群帮美金补习,还开车送小美金周一和周五往返学校。有了志愿者的接送,小美金不必再一个人孤独地在晨光中徒步7公里前往学校,也不必在放学后一个人穿行7公里的黄昏与黑暗回到家中。

希望是一束微光,一点一点地,照进小女孩的心底,让她觉得世间有很大的爱,有很远的路,还有触手可及的未来。

1.第一件事:慷慨解囊

2022年9月初,凉伞镇凉伞村一位高三孩子小权,茫然地徘徊在街上,关庆华当时在吃米豆腐,看见小权,有点讶异。

“开学了,怎么还在这晃悠?”关庆华随口一问,结果孩子格外紧张。关庆华差点以为小权逃学了。再一问,小权羞赧地说:“不……不读了。”

当天,关庆华就去家访了小权家里,原来,小权家庭突遭变故:父亲突然脑梗住院,母亲照顾父亲不能上班,家中三娃都尚未成年,小权就读的学校属于民办学校,9000块钱的学费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关庆华一听马上说:“都高三了,天塌下来也要坚持读完啊!”他毫不犹豫地掏出9000块钱给小权母亲,千叮万嘱要小权坚持把高三读完。

第二个学期,关庆华又掏出2000块钱送给孩子家里。在孩子家中,家长们千恩万谢,都言不尽对关庆华的感激之情。

如今,这个曾经在街头茫然不知所措的少年,已坐在长沙一所高校明亮的教室里,人生的轨迹被彻底改写。关庆华对身边的家庭郑重宣告:“如果没钱读书了,你也尽管去读。钱的事情由我负责!”

几年来,关庆华自掏腰包垫付的钱款已累积数万元。这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他自掏兼“化缘”两万元修建了学校路灯,只为照亮孩子们晚归时脚下那一小段漆黑山路;为了让远道而来帮扶留守儿童的志愿者吃得好些,他自掏腰包、亲自张罗改善伙食;为了让乡村孩子们放下手机,多参加体育活动,他买了20多个篮球、10多付羽毛球拍、20多付乒乓球拍放在村部;自掏腰包买了天文望远镜、天平等设备给来农家书屋看书的孩子们;为了孩子们多读书,他花钱购置图书送到他们手中……

2.第二件事:当孩子王

身为事业编普通干部,自家孩子已大学毕业、又得妻子鼎力支持的关庆华,将满腔热忱投向了他满心怜爱的乡村儿童。几年来,他几乎对孩子们的心理、爱好都尽在把握中。

关庆华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普遍而棘手的问题:沉迷手机。尤其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喊不动”,虚拟世界成了他们逃避或消遣的港湾。如何让孩子们放下手机?关庆华发现放学的时候,会有一些孩子在村部追逐嬉戏。他于是对接学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想组织孩子们在村部成立一支孩子特训队,每天搞训练。

凉伞镇凉伞村村部,天光未启,关庆华便化身为特训队“教练员”。三十多个孩子准时集结,无论晴雨,跑步、跳跃、挥拍,汗水在朦胧天色中蒸腾。六点五十解散,孩子们去镇上匆匆吃过早餐,七点四十,关庆华再亲自护送他们至校门。

下午放学,村部更是挤满了小朋友,他给孩子们买的20多个篮球、10多付羽毛球拍、20多付乒乓球拍,成为孩子们炙手可热之物。因为亮化工程搞得好,夜幕降临,但是村部灯光明亮,孩子们便开始整晚打篮球、打乒乓球、羽毛球,关庆华多年来的运动习惯,让他成为这群娃儿中的“孩子王”。

3.第三件事:管好后方

回到开头,小美金的父亲,非常不理解女儿的行为,“一到晚上就玩手机,不知道看什么鬼!”“早上羊也不去放,就拿着书在那哇啦完啦的念。”

还没补上几堂课,小美金就哭诉她被父亲骂。有时候,补课的志愿者等了十多分钟也没看到小美金上线。

这一切还得靠关庆华出面,与小美金父亲沟通,告诉小美金父亲,小美金现在只有读书读出去,才会有出路。同时,关庆华告诉小美金,要懂得感恩。家里该做的家务还是要做,学习的同时,还要把放羊、做饭这些家务安排好。

关庆华发现,很多时候,家长的理念会拖孩子的后腿。这也许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留守儿童,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爷爷奶奶对孩子们读书的事情更不理解。所以,关庆华在工作之余,总喜欢跟村里的老人们唠唠嗑,说说孩子们学习的重要性。

在关庆华的发动下,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乡村学校和留守儿童。他的朋友圈里爱心人士捐书给学校、书屋,他的志愿者队伍逐渐庞大……

这五年里,关庆华一般周五回城和家人团聚,周一又朝着大山奔赴而去。每当他驱车回城,路过村庄点点灯火中,他总是会想到孩子们发亮的眼睛——最亮的灯火,他想,那应该是眼睛被希望点亮时的光芒。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我们,为关庆华颁发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发放5000元正能量公益金,为他助力。

阿里巴巴公益天天正能量颁奖词

他是大山深处的点灯人,

用慷慨与坚守,

为乡村孩子铺就通往未来的路。

自掏腰包,他让辍学的少年重返课堂;

化身“孩子王”,

他用汗水与陪伴驱散手机的阴霾;

走进家庭,他以耐心化解观念的藩篱。

五年如一日,

他的脚步丈量着村寨的每一寸土地,

他的温暖浸润着每一个渴望成长的心灵。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红网及新晃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为关庆华颁发正能量特别奖5000元。

灯火微茫,却能照亮寒夜;

星火虽小,亦可点燃希望。

感谢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火种;而爱,是这火种永不熄灭的光源。

来源:新晃融媒

作者:杨钧 通讯员:蒲佚明

编辑:罗云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