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颗李子带富一方 袁志薛的“山顶红”共富路
2025-08-18 17:09:48 字号:

新晃融媒8月18日讯(记者:甘胜男 向勇嘉 实习生:吴杨可儿)在我县凉伞镇海拔800米的花园村,昔日撂荒的陡坡地如今缀满紫红色的芙蓉李。种植户袁志薛的家庭农场,120亩李子迎来丰收,当生态种植遇上农旅融合,荒山结出的“幸福果”,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在三湘大地上,无数奋斗者用双手书写奇迹。袁志薛,这位耗时13年在荒山种出“幸福果”的侗家汉子,如何用一颗李子照亮共富路,不仅自己成功脱贫,更带领乡亲们共同走上致富路。

清晨的果园里,袁志薛正带领村民采摘成熟的芙蓉李。从2010年返乡创业开始,这个侗家汉子靠着5万元扶贫贷款起家,在家乡的高山上尝试种植芙蓉李。

凉伞镇种植户 袁志薛:为了使家里面的小孩和老人得到相关的照顾,我就决定从温州回来,在这高山发展种植这种高山芙蓉李。再后来就得到政府的关注,也得到政府的支持。现在不管路途怎么样艰辛,党和政府给了希望,我绝不能倒下!

2018年,县委、县政府投入412万元修建了一条 4.2公里的扶贫产业路,它不仅打通了山货出山的“最后一公里”,更连接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现在正值采摘高峰期,每天有50多名村民在这里务工,从采摘到装箱发货,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务工村民谢水秀:今天我们6点钟来这里打李子的,打完那老板就现结钱。10块钱一个小时,还是可以!

袁志薛坚持绿色种植,果园遵循不催熟、不打蜡、不使用膨大剂、不早采的种植标准,种出的芙蓉李果形饱满、酸甜可口。果子的品质好也带来好销路,很多收购商是回头客,收购商卢景绪就连续三年定点到这里采购,今年收购量预计达12万斤。

广西收购商 卢景绪:品质按照我们广东、广西那边比较喜欢吃,口感啊各方面都可以,糖度达到十二三度,它也不是高糖。

2020年,袁志薛获评全县“最美脱贫示范户”,他13年的坚守——从5万元扶贫贷款起步,到年产值突破20万元;从58亩扩大到120亩的果园规模;从单打独斗到带动5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这份坚守是“ 政府搭台+能人领唱+村民合唱”的共富密码。

站在袁志薛奋斗了13年的果园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累累硕果,更是一条党建引领、政策护航、奋斗浇灌的共富路。袁志薛的蜕变印证着:精准扶贫的种子一旦遇上了勤劳的土壤,荒山也能生长出造福一方的“金山”!

来源:新晃融媒

作者:甘胜男 向勇嘉

编辑:罗云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